李兆翔醫師 – 淺談傷燙傷 重新關注急救治療方式

六月底台灣發生了很不幸的八仙塵爆,造成了無數年輕生命身心的創傷。北部醫學中心的整形外科幾乎都收滿了受傷的年輕人,在眾多醫護人員的全力救助下,許多病患慢慢渡過了難關。在返回母院支援的工作告一段落後,衷心希望這種災難不要再發生,也在此分享ㄧ些關於燒燙傷的知識以及處理方式。

造成燒燙傷的主要原因可分為:沸水燙傷、電灼傷、火焰燙傷、化學性燙傷及接觸性灼傷,其中以火焰燙傷所造成的死亡率最高,除了外部肌膚的傷害,也可能造成吸入性傷害,造成呼吸系統的受損,而塵暴意外屬於火焰燙傷。

在當下面對肌膚傷燙傷問題時,及時的「沖、脫、泡、蓋、送」已是人人都可朗朗上口的標準處理程序:

沖:以流動水沖20-30分鐘,或將受傷部泡於冷水中。
脫:充分泡於水中,並緩慢小心脫去衣物,並避免傷口水泡破裂。
泡:持續的泡於水中20-30分鐘,過程中應注意避免體溫失溫。
蓋:
再蓋上乾淨棉質衣物,切勿任意塗抹藥物或偏方,避免感染。
送:若傷勢較大者,應立即送至醫院緊急處理。

燒燙傷.jpg
↑面對燙傷,正確的急救步驟。(圖片摘自網路)

若不幸,當真實狀況來臨時,在慌張地狀況下,還是有可能會忘記以上的步驟,但「沖水」及「泡水」是面對燒燙傷後最關鍵的處理方式,因此當下絕對要保持鎮定並持續的沖水。

認識傷燙傷的等級與說明 

燒燙傷的程度,有區分輕微與嚴重、深度及面積大小之分,依據這三種條件,可概分三類,如下表。若嚴重超過三度燙傷,不僅造成全層肌膚受損,也傷及皮下脂肪、肌肉及骨骼等組織壞死,除了需要更精密的醫療照護,並進行多次的清創手術,部分還可能需要截肢。

 燒燙傷3.jpg 
↑燒燙傷的分級與症狀說明。 

 燒燙傷4.jpg 
↑肌膚燒燙傷深度級別分3種,由左側看起,第一級傷及表皮層;第二級會起水泡;第三級造成組織的焦黑壞死,並傷及神經與汗腺。(圖片摘自網路)

 燒燙傷1.png  
↑於新聞報導中,常見燒燙傷面積達幾個百分點(%),其百分點(%)的面積計算示意圖,若燒燙傷面積愈大、且燒燙傷級數愈高,其治療難度與感染風險就愈高。(圖片摘自關鍵評論)

燒燙傷面對的醫療處理方式

面對較輕微的傷燙傷患者,如起水泡,因水泡裡的成分較為複雜,有大量的發炎壞死物質、組織液、生長因子等,保留水泡可以減少疼痛,並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因部分內含生長因子,具有傷口組織新生的效果,因此對於水泡的處理,建議需由醫師診斷,視水泡大小評估由人體自行吸收,還是進行無菌醫療技術將水泡移除。

若較嚴重者,則會有脫水、疼痛、傷口感染、失溫及吸入性灼傷的複合性創傷;傷口的處理,

1. 初步需先進行清創手術,意即將傷口上的焦黑壞死皮膚、毛髮及污染物等清除掉,先使傷口清潔;
2. 後再進行定期換藥及包紮。
3. 反覆清創手術把不健康和壞死組織去除,留下健康的部分
4. 植皮手術:因為人體皮膚具有抵擋外來細菌的功能,經過焦痂處理後,缺乏皮膚保護的傷口必須盡快進行覆蓋,以避免傷口再次感染、並防止脫水的問題及引發其他併發症。而所謂植皮手術,便是將身上未受過傷燙燒供皮區的皮膚取下,並移植到受傷的植皮區,植皮區恢復期約需1-2周,並經醫師視受傷面積大小,評估植皮次數。

燒燙傷2.png
↑燒燙傷患者除了需忍受傷口照護的疼痛感,術後的復健路及內心的煎熬更是需要有堅強的毅力與周遭朋友的支持,短則幾個月,長者需2年以上。(圖片摘自關鍵評論)

燒燙傷患者除了生理、外貌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但真正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的重建,除了對自我容貌產生恐懼、厭惡,更可能產生羞愧而失去自信心,影響社交與人際關係,這些都是需要社會大眾的理解,及其周遭親朋好友的協助,「堅強」並多陪在患者身邊,讓患者對未來充滿希望。

 

分隔線  
佳醫美人診所   
松江 : 02-2509-9191 / 台北市松江路75-1號3F(捷運松江南京站)

arrow
arrow

    李兆翔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